4年前,我正在考虑我的未来。在研究了所有我可能攻读的学位后,我决定去读MBA。
有一次在北京旅行时,我发现清华大学提供清华-麻省理工(MIT)国际MBA课程,英文授课。
那是2007年。如今,我已在北京为英国金属和矿产交易公司英国五金资源(Wogen Resources)工作了两年。毕业后,我去过很多地方,从山东到新疆,从广东到内蒙古,参与过很多谈判。
在中国,商业谈判远远不只关乎数字。读懂对手、预测他们的行动以及为自己争取到积极结果,这些既需要技能,还需要毅力。拥有MBA学位,让我获得了参加会议并取得预期结果的知识和信心。
在决定申请哪所学校时,我特别在意与未来的中国企业领袖和潜在合作伙伴建立关系。清华与中国政商两界精英都联系紧密。
假如我在一家美国商学院读两年,然后土老帽一般来到中国,怎能有望成功进入中国市场?为期两年的全日制MBA课程,让我有时间学习并了解中国人如何生活、吃饭、工作、思考和互动。我的计划是在中国取得MBA,然后为一家跨国公司工作,最后建立我自己的公司。
一开始,在不懂普通话的情况下,在中国学习是一种奇怪的体验。第一年,我强迫自己每天都上课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当我能够与人们进行更多的交流时,我开始让自己接触周围这个世界,既包括课堂内,还包括课堂外的世界。在中国,不懂中国话会对你所做的一切都构成阻碍,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
我有时会与同学为一个案例忙碌到很晚,由此接触到了东方的生活和工作态度,东西方的差距变得日益明显。在西方,我们被教导,时间短暂,开会必须简明扼要,午餐不能喝酒,用视频会议代替出差,一切谈话都以业务为主。
在中国,流行的模式却与此相反。培养友谊是经商的先决条件,不参与此类活动可能会有损于达成协议的机会。在打高尔夫时体面地让人几杆,要比打扮得西装革履还要有效。
在清华所学的课程让我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,我相信,现在我能更好地在发达西方市场经商,因为,我现在更加关注于建立关系,用电话沟通,而非电子邮件,在商业谈判前会先轻松的聊聊天。
拥有清华-麻省理工国际MBA学位的外国人凤毛麟角,而且确实不在华尔街投行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领先管理咨询公司的招聘范围之列。这些公司一直采用本地化的招聘程序,依赖于本土人才,外国管理者很少。
我曾接到英国一家精品投行的工作邀请,但我不想回到英国,因为这样做不合逻辑。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感,他们决定留在中国,追求自己的事业。清华的就业中心提供了一定帮助,但关键因素是通过人际网络找到机会。
这就是我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途径:我在一个酒吧遇到了几个出差到中国的英国五金资源员工,当他们知道我非常了解蒙古,而且能够说俄语时,其中一人建议我去蒙古,完成一份有关采矿的报告。一年后,当我快毕业时,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完成了同样的任务。他们认为,这两份报告证明了我的价值,我因此获得了在中国的职位。